义乌的上溪镇在哪里,如何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金融问题,使资源变资产、资本、资金
1、义乌的上溪镇在哪里
义乌市上溪镇位于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商品城西部,风景秀丽的岩口湖畔。东距中国小商品城10公里,西与金东区毗邻,03省道横贯其中;南与义亭镇接壤,在建中的“杭金衢”高速公路2级互通口往南北延伸;北与浦江、兰溪相连,公路互通。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5个工作片78个村(居),常住人口6万。
上溪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当地盛产“粮糖猪羊、蔬菜瓜果、松杉竹茶”。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勤劳智慧的上溪人凭借大交通,创造出今日崭新的上溪新貌,使上溪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开发中的占地3平方公里的义西工业园区充满生机,随着“人才型、技术型、规模化、产业化”的新突破,充气玩具、棉织品、影集、塑胶、锁丕、5金电机、泵业等特色生产行业基本形成。拥有工业企业600多家。2000年实现工业产值11亿元,外贸出口额超亿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成功地探索出“高山、丘陵、平原”3级阶梯农业模式,成立了义乌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岭薯研究所,建立了义金农庄化质苗木,高植花卉培育基地,创办了绿神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形成了蔬菜、瓜果、花卉等5000亩十大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营造了1支农业种植、技术服务、产品营销队伍,造就了1批走效益农业致富之路的现代新型农民。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随着义乌市副中心发展目标的确定,城镇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建城面积向5平方公里拓进,集镇框架基本形成,金融财税、公安、工商、供电、法庭、学校、医院等部门配套齐全,绿化、净化、美化形象日益明显,境内硬面化道路4通8达,通讯网络覆盖全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党建工作特色显著。110常用资讯深入民心,党员公示制深得人心,党员活动日凝聚人心。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党组织,义乌市6好党支部,获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体育先进镇,金华市文明镇、金华市卫生镇、金华市科技先进乡镇 。
2、如何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金融问题,使资源变资产、资本、资金
如何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金融问题,使资源变资产、资本、资金创新林权抵押贷款,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创新推广颇具特色的“信用+林权”贷款、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村级惠农担保合作社等多种内容、多种模式林业金融产品,破解了林权不能作为抵押物贷款的难题,并保障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化、规范化。先后推出了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森林资源资产收储中心担保贷款、“林贷通”等模式。首创“统1评估,1户1卡,随用随贷”的林权信息系统、经营权流转证抵押贷款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贷款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2013年以来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超过350亿元,借款农户超过50万户,“叶子”变“票子”成为现实。推进林业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促进“老树发新芽”1是林业以树为本,把有限林地资源用于发展珍贵树和优质用材林。实施“新植1亿株珍贵树”行动,加快珍贵彩色森林建设。以山地造林、补植培育、4旁植树为重点,大力发展木材质量好、市场价值高、培育前途大的珍贵乡土树种,建设大径级材培育基地,推进“藏富于地、蓄宝于山”。2016年至2018年4月底,已累计新植珍贵树6756.2万株,建设珍贵彩色森林545.3万亩。2是以林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综合产值。以安吉、龙游为重点县开展竹产业转型升级试点,突出多功能开发和多业态融合。2017年,浙江全省竹业综合总产值470亿元,约占全国的1/4。围绕服务山区精准致富增收,科学有序引导发展油茶、山核桃、香榧等特色木本油料产业,加大精深加工和林旅融合力度,2017年产值超80亿元。萧山、长兴、海宁、嵊州、金东等地块状花卉苗木经济带发展迅速,2017年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70亿元。 以3产融合发展,加力引导培育林业新兴产业1是以森林旅游为突破,发展森林休闲、森林养生、森林体验等产业。深度挖掘林业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强化景观森林、古村落、古道、古树等森林休闲养生资源的修复保护和利用,培育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1体的森林旅游。2017年,全省森林旅游休闲养生产业产值达到1661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29.5%。2是推广“1亩山万元钱”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15年起,浙江省启动实施“1亩山万元钱”林技推广3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广竹林覆盖、名优经济林生态高效栽培、林下种植(套种)和原生态仿生栽培4大高效生产类型的10种创新科技富民模式。3年来,累计推广“1亩山万元钱”面积66.5万亩,实现总产值78.6亿元,增收36.1亿元。3是创新开展森林系列建设,有效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围绕镇与村开展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建设,通过整合区域森林资源、特色产业和乡土文化,加快促进林业与休闲旅游、生态教育、医疗康养、文化创意等元素的深度融合。目前,已列入创建的特色小镇73个、森林人家158个。以生态文化为特色,构建森林生态品牌体系1是推进品牌标准化建设。以标准为先导,实行产品质量追溯、企业诚信和质量监管体系“3位1体”的品牌质量保证体系。5年来,浙江省已经有2家林业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5个林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197个林产品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全省共认定森林食品基地114万亩,给“森林食品”品牌提供了基地保障。2是打响“最美系列”品牌。先后开展了“最美森林”、“最美湿地”、“最美古树”、“最美森林古道”、“最美护林员”等评选活动,并且在浙江省政府“浙江发布”官方微博、微信网络平台等媒体上引起高度关注。 3是做优节庆品牌。结合各地特色,积极举办“森林旅游节”和油茶、香榧、山核桃文化节等节庆品牌。多措并举,积极开展碳排放权和林业碳汇交易试点1是广募林业碳汇建设公益资金。自2010年以来,浙江省先后成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浙江碳汇基金、温州碳汇基金、临安碳汇基金,及其鄞州、北仑、瑞安专项,基本形成了基金会—基金—专项的3级管理体系。截止目前,全省共募集社会资金近1.6亿元。同时,相继制定出台碳汇基金管理办法和碳汇项目实施方案。2是大力实施碳汇营造林项目。2010年,全省被列入全国首批9个碳汇造林试点省份,温州市、鄞州区等10个县(市区)承担了全国20%试点任务。全省已完成碳汇造林5.47万亩,碳汇森林经营9.21万亩,共建成碳汇林14.68万亩。3是试点开展林业碳汇自愿交易。2011年在义乌交易试点启动会上,成功交易了全国首批14.8万吨林业碳汇。4是CCER林业碳汇项目获得备案。“仙居县生物多样性碳汇项目”、“苍南碳汇造林项目安吉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备案。加强考核和补偿力度,建立健全生态奖惩制度1是加强考核。浙江省把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列入了省委和省政府对市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评价指标体系,并列入淳安等26县发展实绩评价指标体系,与干部使用、转移支付、责任追究等挂钩。2是提高补偿力度。浙江省不断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力度,补偿标准从2013年的19元/亩提高到现在的31元/亩。其中,大江大河源头县和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为40元/亩,位居全国前列,惠及1300万人。2017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对丽水、衢州等重点生态功能区进1步加大对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指标的财政奖补力度。对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思路启发浙江林改将“绿水青山”资源转化为人民群众手中的“金山银山”,切实变“活树”为“活钱”,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有益启示。产权法律化,夯实产权基础查清自然资源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做到“权属明晰、4至明确”,是推进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改革的基础。借助国家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明晰生态资源所有权及其主体,规范生态资源资产使用权,保障生态资源资产收益权,激活生态资源资产转让权,理顺生态资源资产监管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按照产权规律和不同生态资源的类型,进1步分类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3权分离。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经营权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为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奠定基础。主体多元化,提高经营效率在保障农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培育多种新型生态产品经营主体,促进专业化、合作化、规模化经营,提高生态产品经营效率。积极发展家庭农场、林场。大力发展粮食经作型、果蔬园艺型、机农1体型等家庭农场,支持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作价入股建立家庭合作农场。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社,打造1批有较强发展实力和竞争力的联合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将生产、销售、金融有机融合,确保农民成为合作社发展及政策支持的直接受益者。积极培育生态产业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1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技术水平。有序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生态产业建设。建立健全工商资本服务体系,引导投资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新型经营合作体系。运作金融化,盘活生态资源资产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盘活生态资源资产。借鉴浙江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探索和完善其他类别生态产品产权抵押贷款。重点解决抵押评估、担保和变现问题,鼓励发展规范的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承担信用评估服务。引导设立担保基金,通过建立小额生态产品贷款担保合作社、资金互助社和国有控股担保公司等办法,解决产权抵押贷款难题。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加快培育合格承贷主体,大力倡导“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基金”等多种贷款模式创新。规范形成省市县1体化的各类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搭建生态产品产权抵押贷款平台、仓储融资平台、在线融资平台。扩大森林、农田、渔业等保险品种,大力推进政策性综合保险。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绿色银行。积极争取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生态产业化,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123产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多业态多功能的生态产业体系。立足不同地区的生态资源特点,以提高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优化生态产业结构为出发点,以基地建设为载体,整合优势资源,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同时,顺应“互联网+”新趋势,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切实转变生态产品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大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加快新新产品研发,深挖精深加工潜力,积极研发植物化妆品、保健品、药品和日用化工品等生态资源衍生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积极探索和发展林下经济、循环农业等高效生产模式。促进生态产业的集约经营,提高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综合经营效益,促进农民持续、普遍、较快地增收致富。全面加快发展生态休闲养生产业。围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建设1批生态休闲养生福地,积极培育和丰富生态休闲养生产品,打造1批有品牌、有品质、有品位的森林小镇、湖边渔家、温泉小镇、茶叶小镇等生态休闲养生基地。大力发展“互联网+生态产业”。依托电子商务加强生态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建立3产融合的服务大平台,巩固提生态产品促销平台,加快发展生态产品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引导花卉、林果、渔业等各类生态产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加强产销衔接,打造现代生态朝阳产业。品牌高端化,提高生态产品附加值加强生态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整合力度。推进生态产品品牌标准化建设,把小品牌、散品牌、弱品牌整合成区域性生态产品大品牌,形成规模优势,统1标准、统1要求、统1宣传,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抓好生态产品基地认定工作。实施标准化生产推广项目,探索生态食品认证。推动生态产品生产上规模、质量上档次、管理上水平,提升区域品牌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加强生态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协会行业协调、行业自律、行业服务的重要作用。加强品牌安全监管。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着力构建质量追溯制度、企业诚信机制、质量监管体系“3位1体”的安全监管模式。倒逼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
3、我国的苗木基地分布情况?
中国苗木之乡浙江省金华金东区澧浦镇。
4、金华市管辖的范围
金华市辖设婺城区、金东区2个市辖区,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4县级市以及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3县。金华市,为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坐标东经119゜14′ -120゜46′30” ,北纬28°32′-29°41′,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南北跨度129公里,东西跨度151公里,面积10942平方公里。扩展资料:
1、金华市花:茶花山茶别名山茶花,耐冬,古名海石榴。属常绿灌木或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革质,具短柄,卵圆形至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叶色深绿,平滑无毛,边缘有小锯齿。花两性,腋生,近无柄,花有单瓣、重瓣,花色有红、白、粉等,气味微香。品种有十8学士、宫粉、5宝、赤丹、大红等。山茶是中国传统名花,世界名花之1。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全世界园艺界的珍视。山茶的栽培早在隋唐时代就已进入宫廷和百姓亭院了。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风日盛。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门巷欢呼十里寺,腊前风物已知春”的诗句,来描写当时成都海6寺山茶花的盛况。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群芳谱》,清代朴静子的《茶花谱》等都对山茶花有详细的记述。到了7世纪时,山茶首传日本,十8世纪起,山茶多次传往欧美。山茶在园林应用方面极其广泛。山茶树冠多姿,叶色翠绿,花大艳丽,花期长,值冬末春初开花。全市有近万亩面积山茶化生产基地。2002年,我市建成中国茶花文化园和金华国际山茶特种园。
2、金华市树:樟树科别:樟科常绿大乔木别名:本樟、香樟、乌樟、栳樟、樟木子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特性:原产中国南部各省,日本、琉球及越南均有分布。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绿荫蔽日,气势雄伟,为优良的庭院、行道树种。香樟植物全身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供工业及医药等用,木材坚硬美观,是良好的家具用材。樟树为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是金华花卉苗木产业主要树种之1。参考资料来源:。
5、金华市管辖的范围
金华市辖设婺城区、金东区2个市辖区,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4县级市以及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3县。金华市,为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坐标东经119゜14′ -120゜46′30” ,北纬28°32′-29°41′,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南北跨度129公里,东西跨度151公里,面积10942平方公里。扩展资料:
1、金华市花:茶花 山茶别名山茶花,耐冬,古名海石榴。属常绿灌木或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革质,具短柄,卵圆形至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叶色深绿,平滑无毛,边缘有小锯齿。花两性,腋生,近无柄,花有单瓣、重瓣,花色有红、白、粉等,气味微香。品种有十8学士、宫粉、5宝、赤丹、大红等。山茶是中国传统名花,世界名花之1。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全世界园艺界的珍视。山茶的栽培早在隋唐时代就已进入宫廷和百姓亭院了。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风日盛。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门巷欢呼十里寺,腊前风物已知春”的诗句,来描写当时成都海6寺山茶花的盛况。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群芳谱》,清代朴静子的《茶花谱》等都对山茶花有详细的记述。到了7世纪时,山茶首传日本,十8世纪起,山茶多次传往欧美。山茶在园林应用方面极其广泛。山茶树冠多姿,叶色翠绿,花大艳丽,花期长,值冬末春初开花。全市有近万亩面积山茶化生产基地。2002年,我市建成中国茶花文化园和金华国际山茶特种园。
2、金华市树:樟树 科别:樟科常绿大乔木 别名:本樟、香樟、乌樟、栳樟、樟木子 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特性:原产中国南部各省,日本、琉球及越南均有分布。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绿荫蔽日,气势雄伟,为优良的庭院、行道树种。香樟植物全身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供工业及医药等用,木材坚硬美观,是良好的家具用材。樟树为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是金华花卉苗木产业主要树种之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