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大棚拆迁补偿标准,蔬菜大棚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

葡萄大棚拆迁补偿标准



1、葡萄大棚拆迁补偿标准

法律主观: 葡萄大棚征地补偿标准适用《土地管理法》第4十8条第3款的规定,具体内容为: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十8条第2款的规定,征收土地应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按照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法律客观: 《土地管理法》第4十8条第2款、第3款、第4款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3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1次。

蔬菜大棚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



2、蔬菜大棚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政府在对农村土地征收的时候,如果涉及对蔬菜大棚拆迁,应当按照每平方米160元到280元的标准计算补偿款。这属于地上附着物的补偿,如果大棚中种植高经济价值作物,农民还可以拿到额外的青苗费,由征地部门根据市价核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4十8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3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1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第4十9条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大棚拆迁补偿标准



3、大棚拆迁补偿标准

法律分析: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有3部分组成:分别为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塑料大棚属于地上附着物。计算公式为:补偿总金额=建筑面积×拆迁补偿指导价×(1+土地级别补偿系数+建设项目用途补偿系数)。土地级别补偿系数为:7级地0-0.1,6级地0.1-0.2,5级地0.2-0.3,4级地0.3-0.4,3级地0.4。建设项目用途补偿系数为:市政设施、公益性用地0,仓储工业用地0.1,房地产开发用地0.2,商业用地0.3。法律依据: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十7条我们可知:征收土地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主要由3部分组成: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塑料大棚属于地上附着物,而地上附着物由其他附着物补偿和青苗补偿构成。

大棚拆迁补偿款怎么算



4、大棚拆迁补偿款怎么算

法律分析:是没有专门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加以具体、明确规定,具体补偿费用问题要参考各省市制定的相关文件。通常拆迁大棚要按两部分来进行补偿。1部分是拆迁补偿指导价补偿,而另1部分是对其实际损失的补偿。实际损失补偿标准以原价格为基数,另加土地级别和建设项目用途补偿系数。拆迁蔬菜大棚的拆迁补偿款计算公式如下:补偿总金额=建筑面积×拆迁补偿指导价。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8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1,确需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1)国防和外交的需要;(2)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3)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4)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5)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4十7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3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温室大棚拆迁补偿标准



5、温室大棚拆迁补偿标准

没有直接规定征收温室大棚应当如何补偿。温室大棚建在农用地上,征收温室大棚就是征收农用地。 【法律分析】 不同类型的土地,建造起来的房子也是拥有不同属性的,这点适用于商品房,也适用于小产权房。1般来说,建在宅基地上的房子也属于小产权房,因此只能在该村集体的内部成员之间买卖,外村农民不能购买。在不少农村地方里,还是可以看到不少建在宅基地上的房子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3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1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4十7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3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大棚拆迁赔偿补偿标准



6、大棚拆迁赔偿补偿标准

拆迁赔偿标准如下:

1、搬迁费20元/平方米,按2次计算;

2、临时安置费按25元/平方米计算,逾期12月以内,每月增加50%,预期12个月不满24个月的,自第13个月起每月增加75%,逾期24个月以上的,自第25个月起每月增加100%。 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7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第十8条 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的签订需要注意什么

1、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拆迁当事人及基本情况;

2、拆除房屋的有关情况;

3、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补偿时间;

4、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房屋估价;

5、拆迁安置办法;

6、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停业补偿费的支付;

7、搬迁期限和过渡期限;

8、违约责任。

相似内容
更多>